从世界500强榜单看广东制造业发展:壮大后备军激活新动能
近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华为、广汽、比亚迪、美的、立讯精密等19家粤企上榜,其中8家为制造业企业,在数量上居全国各省份之首。这些博弈全球市场的顶级公司,成为广东制造最亮眼的明珠。
当前,广东正着力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力争到2027年超过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广东制造业“大企业”在全球、全国的方位何在?如何打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锻造“大企业”后备军?专家认为,广东要从原来的追求规模性增长,转变为追求结构、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增长。
(资料图片)
全球大比拼
广东制造处于产业跃升关键阶段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堪称是一场全球大企业的实力大比拼。中国以142家上榜企业继续领跑,美国以136家紧随其后。中美两国继续在上榜大企业数量上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紧随其后的是日本(41家)、德国(30家)。
记者统计发现,与美国、德国、日本在榜单中排名前8位的制造业头部企业相比,上榜的8家广东制造业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都有较大差距,总营收约为美国企业的1/4,利润亦大幅落后于这三个国家的企业。盈利能力方面,上榜粤企的利润率(3.2%)略高于德国(2.8%),但低于日本(4.8%)、美国(11.5%)。
过去一年,贸易、疫情和战争改变了全球经济,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企业的发展。从排名的变化,可以看出企业应对挑战的表现。
和去年相比,除美国外,日本、德国和广东的头部制造业企业的排名均有回落。其中,电子、电气设备行业的排名下滑最为明显,营收和利润亦有不同程度的缩水。比如,大众、丰田分别从去年的第8位、第13位下滑至第15位、第19位。不过,广汽、比亚迪等广东车企却在逆势中突围,排名分别上涨了21位、224位,展现出十足的韧性和逆势上扬的劲头。
从全国来看,今年广东有8家制造业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在数量上居全国各省之首,浙江(6家)、山东(3家)、江苏(3家)紧随其后。
从营收来看,上榜粤企总营收达4852.9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了4.0%;利润所得为154.4亿美元,是浙江(27.9亿美元)、山东(39.7亿美元)和江苏(13.4亿美元)三省之和的近两倍。在企业盈利能力上,广东上榜制造业企业亦有着亮眼表现,以3.2%的利润率领跑浙江、山东等省份。
头部企业表现亮眼,但腰部企业在全国来看仍有差距。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入围的粤企数量(45家)不到浙江(78家)的六成,也落后于山东(75家)、江苏(58家)。
“广东制造业大而有韧性,正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向第二阵列跃升的关键阶段。”中制智库理事长新望表示,广东制造的传统产业底盘大、基础扎实,在新技术加持后有了新发展。而广东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起点较高,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业发展迅猛,这也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支撑。接下来,如何磨砺升级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克服的难题。
激活新动能
产业链重构考验大企业韧性
10年前,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仅有10家,如今已经攀升至25家。可喜变化之下,这些大企业也面临新的挑战:根据《财富》分析,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不少排名下滑,同时盈利不及排行榜平均水平。
当下,在超出常规的不确定性中,全球产业链开始了全面重构,这更加考验大企业的韧性。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还有空间,但未来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肯定是一场淘汰赛。”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说,瞄准“万亿广汽”的战略目标,广汽集团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投入力度,自主掌握“三电”和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投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能源生态等项目,打造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圈。
2022年,广汽集团完成“双百行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等综合改革行动,并将持续推行职业经理人改革。此外,广汽埃安也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善于布局才能做大做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原院长周其仁认为,应对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总的方略就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今年4月,美的集团的巴西工厂新奠基,进一步增强在美洲市场的有效覆盖能力。全球突破是美的集团四大战略主轴之一。从2007年在越南首设海外工厂至今,美的集团完成了从中国制造供应全球转变为在全球布局增强中国制造的效率与交付能力。
2022年,美的集团海外销售收入达到1426.45亿元,占总收入41.48%。目前,美的集团在全球拥有35个研发中心和40个主要生产基地,其中海外研发中心20个、海外生产基地21个,海外员工近4万人。
在华为2022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华为整体的经营利润下滑,以及研发投入加大,是造成整体经营盈利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多种技术要素(芯、软、硬、端、网、云)的协同创新,成为华为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连续五年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量全球第一,研发员工总数超20万。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在大浪淘沙中,广东制造业“动起来”,诠释着“环境多变,韧性不变”。
培育后备军
广东设置“特色化指标”
以营收作为主要指标的“500强”榜单,更像“500大”榜单。
“广东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跃升的关键时期,要从原来的追求规模性增长,转变为追求结构、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的增长,这也是我们与全球制造业第一阵营、第二阵营的差距所在。”新望认为,要把对“大”企业的崇拜,转变为对专业化、差异化的追求,先做专做精,再做大做强。
在新望看来,广东经济的一大特点是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布局比较协调、均衡,构筑起了良好的产业生态,更要处理好“大和小”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支柱产业要对标国际,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努力嵌入全球的产业链、创新链中,带动上下游企业,励志跻身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则要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成为各自领域的全球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最终补强广东制造的大产业。
其背后的关键,就在于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服务。
广东“制造业当家22条”提出,实施“大企业”培优增效行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其中,广东正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打造5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100家“链主”企业引领、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攻坚、10000家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
今年发布的《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并根据工信部暂行办法要求,结合广东实际设置了“特色化指标”。
在业内专家看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了优质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既有利于不同层次的企业看清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也有助于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满意度,助力培育“大企业”后备军。
“广东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的下一步,要进一步对标国际,要在全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找差距、找标的,早日跻身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新望表示,未来国家间制造业的竞争就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是大型跨国企业的竞争和“专精特新”企业的竞争。
南方日报记者昌道励许宁宁见习记者曾良科
统筹:袁佩如